查看原文
其他

同窗丨徐世平:胡舒立其人其事

新三届 2020-08-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重读历史 Author 徐世平

作者档案


       徐世平,1959年11月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本科。曾任上海新民晚报社记者,历任该报体育部副主任、《新民体育报》常务副总编辑、评论部常务副主任和主任等职。2000年参与筹建东方网,任东方网副董事长、总编辑。2004年任上海市新闻办副主任兼任上海市网宣办副主任。现任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总编辑。


原题

胡舒立其人其事




作者:徐世平



胡舒立在云南丽江


胡舒立是一位名人。

最近,她和她的财新传媒,因为一场席卷全国的流行病疫情而再次引发人们关注,成为“现象级”的话题。有关她和财新的文字,铺天盖地。我发现,这些文字,基本来源于一本美国杂志《纽约客》。尽管,这本杂志的一篇文章是若干年前写的,但是,如今流传的胡舒立的资讯,差不多都是从中间抄来的。
这些年,我经常在朋友圈中转发胡舒立的讲话和文章。但是,对这些天广泛流传的所谓揭秘文章,有点反感,坚决不转,也是一种态度。我的感觉,这些文字,有真有假,云里雾里,不太真实,有种越说越乱的味道。因为,有些事,个中缘由,比较复杂,根本不是某些“揭秘文字”所能解释的。
我认为,对外界而言,胡舒立身上有三个基本的标签:
1、资深媒体人,财经和财新传媒的创办者。
2、中国最危险的女人,一些外国媒体的评价。
3、一位有背景的女人,语焉不详,却又让人深信不疑。
要说胡舒立其人其事,似乎都绕不开这三个标签。
胡舒立,原名胡舒拉(随母姓)。胡舒立的名字,是她自己改的(1970年)。她还有一个姐姐,叫曹卓娅(随父姓)。

舒拉与姐姐卓娅


我和胡舒立是同班同学。我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窗四年。说实话,大学期间,我同胡舒立说话并不太多,我们同班,却不是一个组。当时,北京本地的同学,许多人因为校舍紧张、只能走读的原因,彼此走得较近。比如,范蔚萱、于晓东、刘扬、杨大明、张亚、汪朗、祁林等人。胡舒立是从部队考来的,穿一身65式绿军装,但她是地道的北京人。北京同学比较扎堆,用他们的话说,关系“铁磁”。
胡舒立身材娇小。关于她的身高,她似乎从来不说,我们也从来不问。《纽约客》说是5.2英尺(158厘米),我感觉,有点“高估”了。反正,我们班最矮的一位男生,身高大约是一米五二,感觉舒立比他约高两三公分。可能是因为个子小的原因,胡舒立说话,特别习惯昂着头。不信,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找她的照片,几乎都是仰着脸的。
同班同学孙维、鲁晓晨、胡舒立
胡舒立说话语速极快,嗓音脆亮。说英语,尤其特别。当时,我们班大部分人学英语,少数人修日语、法语、德语和俄语。英语班是各系混杂着上课,比如历史、法律、档案、中文、新闻等等。我们按入校时的水准,分成了快中慢三个班。胡舒立水平不错,进了快班。他们班有不少英俊帅哥,包括马力、黎海波、张大青,以及她的丈夫苗棣等等。她说话语速极快,学英语的同学们便给起了一个绰号:麻雀(sparrow),特别形象。
胡舒立与英语快班同学们
胡舒立比较强势,喜欢抢话头,有她的场合,基本没别人什么事。有一年,她到上海出差,跟当时同在上海进修的同学,跑到我家里蹭饭吃。一晚上,基本都是她在说话,我父亲悄悄拉住问:她介欢喜说话,不累啊!印象之中,胡舒立精力充沛,永远不知疲倦,今天亦如此。
胡舒立说话快,性子直,风风火火。因此,同学们还叫她“小旋风”。曾在中国青年报工作过的同学范蔚萱说过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胡舒立从厦门返京找我,我正好外出了。等我回来,单位已经炸了窝,先是传达室范师傅一把拉住我:“今有个人来找你,也没登记,直闯了进去,我追也没追上,等到出来了,我想拦着,结果人没瞅见,又没影了!”我问男的女的,范师傅啐道,就是因为没看见才问你嘛!回到办公室,同屋的马竞(现为法制日报河北记者站站长)看着我一脸犮懵:“阿范,刚才有个人来找你,没听清说什么,就走了!”我问:“男的女的?”“女的!”我心里大致有数了,舒拉来过了(“铁磁”们仍喜欢叫她舒拉)。


胡舒立与范蔚萱
原来,胡舒立回京办事,开了一辆借来的丰田汽车。胡舒立身材姣小,传达室的范大爷还没看清司机,车己停在办公楼下,大爷追到跟前,发现人己上了电梯……该找的人没找到,胡舒立飞身下楼,开车、掉头、直冲出门,看门的范大爷依然还是没看见开车人长什么样。这段经历,要让阿范用京片子说出来,可以笑痛肚子。后来,有同学们又发明了新的笑话,是说胡舒立在厦门驻站,开车经常被交警拦下,原因是警察看不见开车的人,以为是“无人驾驶”,一脸的疑惑。这种事,杜撰的可能性大。不过,胡舒立开车快,风风火火,经常被警察拦下,或许是事实。
1982年,胡舒立大学毕业,开始媒体生涯。按当时的分配原则,应该是哪里来哪里去。我们班有四位军人,两位回了部队,分别在新华社军分社工作过。两位脱下了军装,一位留了校,胡舒立选择去了《工人日报》,她母亲所在的单位。关于这件事,我也问了不少同学,似乎没人知道原因,就像她当年从山西插队知青跑去当兵一样。1985年,胡舒立去了工人日报厦门记者站。这段经历,现在似乎有点被人放大了。


1987年6月,胡舒立搞到了一个去美国游学(据说是一个非政府组织资助的青年国际记者采访旅行活动)的机会。我认为,这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短短的美国经历(三个月),她收获了一本书,《美国报海见闻录》,有点像走马观花的杂记。后来这本书又有再版,改为《访美记》,还特意加了一个副题:“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下的观察与写作”。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展江先生替她写了序,属于“老作新编”。胡舒立后来坚称的新闻专业主义,是不是从此而来?
胡舒立从美国回来,一帮同学聚会吃饭,还有一个故事。当时,同学们都以为,此去美国,她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席间,有同学问:为啥回来?结果,她说了一段话,也让同学们笑翻了天。她说,我开始以为吧,咱英文再不好,也总比非洲人民强吧?谁知道……(她的意思,美国黑人都比她英文好),不行,咱还是回来吧,只有祖国才是施展才华的地方。美国这段游学经历,特别是美国新闻机构的工作实习经历,对胡舒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同班同组同学登台亮相。左起吴工圣、孟国治、卢盘卿、胡舒立、李宁、王玉玲、鲁难、陈平
从此,她开始琢磨“新闻专业主义”,也似乎有点不淡定了。此后几年,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去实践她的理想。先是经同班同学杨大明介绍,去了《中华工商时报》。这段经历,胡舒立本人有说法,那是一篇怀念老报人丁望的纪念文章(大家可以找来看)。期间,胡舒立开始大量接触经济和金融界的名人(如吴敬琏等人),开设“财经高层访谈”,产生很大影响。胡舒立的财经人脉,大概源于此。几年之后,胡舒立再次获得一次美国学习的机会,据说是主修经济,游学时间比上一次美国行更长。
胡舒立的成名,源于财经和财新传媒。也许,很少有人知道,她在创办财经之前,曾有过一段办杂志的试验性经历。1997年1月,北京有一份原属于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的杂志,《开发区导刊》杂志。其执行发行人和主编是同班同学刘扬(后任澳门五星卫视总裁),胡舒立获邀任首席记者,合作18期之后,胡舒立成为实际意义的主编,以“舒菁”署名任主笔。这本杂志,定价32元,月刊。他们的理想,就是做成“中国的福布斯”。仔细看看这本杂志的封面,还真有点福布斯的味道。
封面人物都是牛人
胡舒立自此走上独立办刊之路。刘扬事后对胡舒立的评价相当高。“她非常知人善用,也很善于与杂志社各色人等打交道,情商极高,把所有的犀利本能都用在文章上,而不是与同类较劲”。“把事情做好,是她唯一的信仰。”“在她那些标志性的率真和咋呼后面,她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对风险的敏锐。她让我深信:杰出并非单纯源于非凡的勇敢,更要格外谨慎。”这本杂志,最后并没有成为中国的福布斯。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多说了。胡舒立与王波明(王炳南之子,他还有一个兄弟,叫王东明,原中信证券董事长)合作,创办了著名的财经杂志。胡舒立的新闻专业主义,得到了更大的施展空间。独立、独家、独到,成为她的办刊方针。但是,胡舒立的过人之处,则在于他们始终用谨慎客观的语言去分析调查和梳理事情,她从来不粗暴、不愤青、不说狠话,而是将重点放在一个极有分寸的角度,他们总是先预设一个良好的设想或者愿景,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无法变为现实,这不应该啊。这种角度,虽说让有人不悦,却也说不出什么。有一句话,流传甚广,这是她说的:“《财经》是一只啄木鸟,永远在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有人评价:胡舒立的本事,就是知道怎样用别人的钱,去办自己想办的媒体。她既依靠资本,又不希望资本控制。因此,她同王波明的分手,也早晚的事情。2009年11月,财经杂志成为新闻对象,胡舒立率得力采编团队出走。我的判断,胡王分手有三个原因:一是王希望更多介入编辑部业务;二是王的公司,有越来越多商业上的关系,需要编辑部照顾或者手下留情;三是两人在对待新媒体投入有严重分歧。当然,杂志盈利后的利益分配,应该也是一个因素。只是,他们都不愿意谈钱的事情。
左起卢盘卿、胡舒立、孟国治、郭少达、杨大明
从财经到财新,从北京到浙江,又从浙江回到北京,经历复杂,不提。胡舒立始终在努力坚持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她的本事,就是不断地与资本打交道,同时又在努力摆脱资本的控制。这种关系是很难处理的。但是,她似乎做到了,既坚持内容的独立性,不受任何利益的干扰,也能够兼顾资本的利益。她也找到了能够理解她的资本同道人。比如,后来接盘的黎瑞刚。这是她的坚持,也是她的幸运。
或许,独立独家独到,这三句话,胡舒立看得很重。从财经到财新,从琼民源、银广夏到“谁的鲁能”,从当年的SARS到今天的新冠病毒,独到的东西,往往源自于独家的调查。胡舒立似乎特别重视记者的调查能力。她的手下,男男女女,都有一种顽强惊人的、锲而不舍的深入调查的专业精神。胡舒立的嗅觉是灵敏的。她往往能提前发现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或许,也有可能是她的人脉关系,让她信息更多,感官更加敏锐。
总之,许多事情,她总比别人知道得更早,有点先知先觉。但是,她一般不会盲目地抢发新闻、去踏所谓的红线。相反,她会把新闻养起来,慢慢地调查积累,直到官方发布正式新闻为止。因此,任何事件发生,她的杂志,总能发出比许多同行都要翔实丰富的内容。这也是她办的媒体受人关注和敬重的主要原因。
胡舒立与美国侨报原董事长谢一宁、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原社长傅绍万
前两年,中国华信东窗事发。在事发前的大半年的时间,财新的调查就早早开始了行动。当时,我有一位手下,在华信集团工作,负责公共关系。有一次,他来找我,说是他们的大老板叶简明想认识认识胡舒立。原来,财新的一位记者,一直在暗中调查华信集团,他们很担心,财新会有对企业不利的报道。于是,我便向财新的另一位同学杨大明打听情况,并表达了华信的想法。杨大明是胡舒立的重要合作伙伴,他在财新采编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杨大明很坦率地说,企业调查是他们正常的行事方式。但是,他们并没有任何想要发东西批评华信的意思。后来,我到北京财新总部见胡舒立,吃饭喝酒,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她的回答大致相同。反正,跟我打哈哈,不正面回应。我也知道,这事肯定有原由,也就作罢,咱不能强人所难。结果,叶简明的饭局没有约成,华信就事发了。财新关于华信集团的报道,又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在这类事情上,胡舒立非常倔强,她经常讲一个媒体的“防火墙原则”,说媒体不能被收买,必须有一个新闻内部的防火墙,主张编辑部和经营部完全隔离,两者不可逾越,经营工作,不能变成对内容的任何干预。在这方面,她是不近人情的,甚至六亲不认。她坚持,新闻应该是独立的,决不能受利益集团和人情世故的影响。因此,有人怕她,说她是“中国最危险的女人”,这是有原因的。她的行事风格,要么不出手,要出手肯定一刀毙命。
同班同学聚会普陀山
最近,胡舒立和财新如日中天。他们横刀江湖而不倒,在我看来,无它,只有两条原因:真实客观,外加分寸感。有人说过一句话,胡舒立其实是一个特别小心翼翼的人,她的风险意识特别强烈。尽管如此,外界感兴趣的、并喜欢猜测的,依然是胡舒立的背景。
所谓背景,一般同家世和经历有关。关于胡舒立的家世,现在有明确的说法。我们读书的时候,只知道她有一个特别厉害的长辈。于是,大家就猜,是胡愈之呢还是胡厥文?都是副国级,都特别牛。不过,胡舒立自己从来不说。说实话,我也就是几年前,才大致搞清楚怎么回事。她外公胡仲持早年是《申报》的编辑,一位知名的翻译家,后来参加了革命,分别在上海《解放日报》和北京中联部下属的文化单位工作过。她外公的哥哥叫胡愈之。关于她的父母,胡舒立从来不说,我们也不清楚。这就是他的家世。
再来看经历。胡舒立属于老三届,68届初中。她读书的中学,比较牛,北京101中学。这所中学,当年精英云集,有些人,至今仍活跃在中国政坛。文革开始,胡舒立是读初一(5)班。她参加了红卫兵,最早起来造反,是当时“联动”的支持者。结果,1966年底“联动”失势,有数百人被抓进功德林,其他年纪较小的,也被所在学校的其它派别关了号子。胡舒立也在其中。有一位中学同学,回忆此事,说她曾去101中学探望朋友,看见过胡舒立,让她惊讶的是,胡居然在小号里啃《资本论》。大约在1967年4月,联动老兵被释放,胡舒立也重获自由。


我当体育记者的时候,有一位好朋友,《经济日报》的臧平分,他当年就是101中学老兵中的大牛人,写过著名的红卫兵诗篇,题目好象是《献给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勇士》。臧平分听说我是胡舒立的同学,说过一句话半开玩笑的话:她当年是跟着我们混的。(注:臧平分1998年因突发心脏疾病去世
胡舒立1968年到山西插队当知青。时间不太长,她居然去当兵了。那个时代,当兵是一个特别好的去处,对知青,尤其如此。没有门路,估计是不行的。从胡舒立的家世看,她似乎没有军队的背景,她怎么就能去当兵了呢?有人分析,1940年代,有一批左翼文化人世家子弟,许多人后来经培养而进入了要害部门,胡的祖父,一直有中联部的工作背景。不过,同学们几乎都不清楚,胡舒立的父亲究竟是干什么的。
胡舒立当兵的地方,是位于苏北的一家部队医院。关于当兵的经历,她似乎也极少说。我依稀记得,她说是宣传干事。不过,在《纽约客》的报道里,她好像什么都干过,护士、食堂、也养过猪,管过广播等等。杨大明说,也许是胡舒立当过“医务兵”吧,所以对sars和新冠病毒这些东西,相当敏感,也有专业的判断力。这也许是当年的财经和今天的财新,对流行病疫情眼光特别敏锐的原因之一吧?

胡舒立是一个特别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她是一个特别能够“自来熟”的人,比较善于处理各色人脉。别看她快人快语,直性子,话语之中,她很注意分寸,不会得罪人。从高官到平民,凡是需要相处的,她都能得心应手。以至于她的手下,对她相当的祟拜。我听她的手下说过一句话,“这辈子,替胡舒立拎鞋,都是值的。”有时候,她就是财新的“女教父”。
我相信,不管是101中学,同班的,还是比她高一级的,还是后来在中华工商时报,她做“财经高端访谈”,认识的这么多“少壮派”(有份名单都是牛人不提了),她都能维系关系,充分把握,为我所用,并且能得到对方相当的信任。这就是她为人特别牛的地方。非寻常人也,我等不能理解,也完全不能企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胡舒立的背景,说有则有,说无则无。
胡舒立是北京人,祖籍浙江绍兴。她比较注重生活的情趣,穿着十分得体,色彩比较协调。因为近视,她常在胸前挂一付眼镜,需要用的时候,才拿起来瞄一眼,有点优雅。她也喜欢吃上海菜,估计是受家族影响。每次到上海,我请她吃饭,菜单都是她自己点的。上海菜什么东西好吃,她门儿清。胡舒立的家,几十年没变过。她一直住一套老式住宅的三居室。这套房子,据说是单位当年分配给他父亲的房子。我们班很多同学,去那个地方混过。前两年,我还去吃过饭。胡舒立似乎比较喜欢这套房子。她从没想过,要搬出去,“习惯了”。这是她的说法。
苗棣胡舒立夫妇
显然,胡舒立的追求,并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内心精神层面的东西。新闻就是她的理想。去年,胡舒立辞去了总编辑职务,改任社长。于是,外界也在猜测,胡舒立是不是想激流勇退?一位熟悉她的同学说,她不会退休的,干的正欢呢,那是她的命啊,活到老干到老,至死方休。


 (特别鸣谢:陈平、范蔚萱、杨大明、刘扬、张伟光、杨新、张纯等同学。)



延伸阅读

胡舒立谈新闻专业主义






胡舒立档案

胡舒立

胡舒立,1953年生于北京,曾经下乡、当兵。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毕业进入工人日报社任职。1992年任《中华工商时报》国际部主任和首席记者;1998年创办《财经》杂志;2009年创办财新传媒任总编辑。现任财新传媒总裁,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同时担任路透社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媒体委员会委员等职。


徐世平写字楼

徐世平:北大的石狮,

命根子没了,与人大人何干?

徐世平:三十年如烟旧事
徐世平:红一楼205室
徐世平:经历学潮
徐世平:江湖渐远,江湖道义犹在
徐世平:中国第一个"洋教练"是我请来的
徐世平:"污名化"谢一宁不能接受

徐世平:万历皇帝何以宽待言路?

陈独秀晚年:拒受蒋介石5000大洋馈赠


原载微信公众号重读历史

本号获许可分享,视频选自网络

表扬小号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胡舒立专题

李培禹:最危险的女人?
同学眼中的胡舒立(独家珍图)

胡舒立:激进改革,
敢为人先的新闻"女教父"
钱颖一对话胡舒立:
冷静认识自己,客观看待世界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胡舒立和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众多自觉的新闻人
我对媒体转型的再思考
我们要培养掌握媒体工具的
现代知识分子,而非新媒体工匠
胡舒立:王石的担当与奋进
遏制武汉新型肺炎蔓延,
公众可以做什么?
胡舒立:非典冠状病毒是怎么发现的?
财新传媒武汉疫情报道的七宗“最”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